3月17日,中國水表制造業龍頭企業江西三川水表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川股份”)在深交所首次公開發行新股。公司總股本3900萬股,本次計劃發行13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達5200股。目前,三川股份在創業板發行獲得超額認購,其中網上定價發行超額認購倍數為243倍,網下發行認購倍數為65.81倍。
三川股份前身是鷹潭水表廠和鷹潭三川水表配件廠,兩家企業均為三川集團全資附屬公司。2004年,三川集團以發起設立方式設立三川水表股份有限公司,主營各種水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內最大的水表生產企業之一。主要產品有各種預付費智能水表、遠傳水表,各種濕式、干式機械水表、節水水表。
據公司董事長童保華介紹,目前,“三川牌”水表國內市場占有率連續十年保持同行業第一,特別是節水型水表、智能化水表兩大主導產品確立了市場領導地位,引領著整個水表行業的技術升級和產品革命。2009年公司生產水表471.07萬臺,其中節水型水表269.18萬臺,是全國最大的節水型水表生產企業。
資料顯示,2009年三川股份實現收入3.11億,同比增長12.8%;實現凈利潤0.61億元,同比增長76%;凈利率達到20%。
三大優勢促發展
據了解,三川股份的水表產品在銷量、銷售額、產品品種等方面都居于國內行業領先地位。根據中國計量協會水表工作委員會的統計,三川股份2007年、2008年、2009年分別實現產品總銷量327.74萬只、381.65萬只和465.26萬只,產品總銷售額2.53億元、2.76億元和3.11億元,居全國第二位。
三川股份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與其在研發、銷售和品牌上所具有的優勢密不可分。
優勢一,研發。三川股份通過自主研發,開發了不少具有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產品,形成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節水型水表、智能型水表及相關產品的成套設計與制造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及外觀專利授權共計20項,獲專利受理14項,是國內水表行業擁有專利最多的企業之一,具有引領和推動行業技術發展能力的優勢。公司于2008年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證,2007年至2009年,公司加大研發力度,研發費用占比和科研人員占比都呈上升趨勢。三川股份的科技創新團隊注重將技術創新成果及時納入企業技術標準,為產品的批量生產提供了保證,從而使技術上的集群優勢轉化為支柱產品的質量和性能優勢。同時通過工藝創新,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提升勞動生產率優勢和低成本競爭優勢。